為愛音樂的您而設~ ~since 2005~
星期一, 7月 24, 2006
MD人的HDD Player –Kenwood HD20A7 (後篇)
為何要選擇Kenwood HD20A7呢?
從來對MP3 Player都沒有好感,對它們的音質也沒有多大期望。當初購入iPod是看中它的大容量與支援WAV播放,把它當作DISCMAN的替代品,以為低失真 的格式一定比MD的atrac優勝,我承認當時的我忽略了播放器材的重要性。iPod比起我的末代Net MD N920的確有優勝之處,但後來購入NH1,配合其他設備,iPod又敗陣下來。但時移世易,人總得往前看,加上我的MD發展步進末期,對於追求輕便的我 來說,大容量的HDD Player將是不錯的選擇。可能是我的搜尋能力不怎麼樣,很少見到詳盡的MP3 Player評測報告,要進行試聽也有一定困難(檔案來源是一大問題!),因此我對各款MP3 Player的了解只流於片面,一般靠看對岸的「勸敗文」,但求大了解各款機種的音色取向就算了。我比較傾向冷音色,Kenwood的HD30A9與 HD20A7自然被列入考慮之列。HD30A9較新,容量為30GB,有Supreme功能與支援Kenwood自家格式Kenwood Lossless,只有藍色機身;HD20A7較舊,容量只有20GB,沒有Supreme與不支援Kenwood Lossless,有藍色與白色選擇。何謂Supreme呢?簡單說,Supreme是一種插值技術,能夠補足壓縮檔案(MP3, WMV etc.)的高音域。這種技術是否有效改善音質,對我來說並不重要,基本上我是不會用壓縮檔的,是否擁有Supreme技術也不在考慮之列。至於 Kenwood Lossless,也由於相同原因而被忽略了,據說所有傳送至HD30A9的WAV檔都會自動轉換成Kenwood Lossless格式,這更讓人擔心,雖然檔案大小比WAV細,也不排除HD30A9播Kenwood Lossless格式比播WAV檔更出色,但還是少碰為妙,下了手就不能回頭了。接下來剩下容量的分別,HD30A9壓倒性優勢,我可以說什麼呢?那我告 訴您多一點資料:HD30A9 Yen 49,800,HD20A7 Yen 39,800。其實用Yen 10,000(大概港幣六百餘)買10GB空間也挺值得的,但由於資金有限,還有其他東西要買,還是節省點,最後還是買了HD20A7。

搞MD的難處
捨HiMD取HDD,原因不在於MD錄音程序的問題。事實上,HiMD要達到好音質,用光纖傳輸應該是不錯的方法,因此錄音時間會與CD長度相等。好像挺 花時間呢,但HDD也好不了多少。為得到最準確的訊號,用EAC的Secure mode抓取WAV檔,1.4X的速度(約數),其實快不了多少,加上整理資料、傳輸至Player的時間,可能比刻錄MD的時間更長。至於便攜性,我說 MD介乎於HDD與Discman之間,應該沒人反對。雖然MD的體積比HDD小,但要與20GB HDD Player較量,用HiMD還要多帶二十多片1GB HiMD碟。用HDD三扒兩撥就可換專輯,用MD,換碟卻是無可避免的動作。但對早上乘車時只需聽一張專輯的我來說,似乎又沒太大影響。我對MD最大的不 滿,就是持續發展的煩惱。MD玩家一致認為MD Deck錄的MD才是質素最高的,其次才是PCM格式的HiMD。ES系 MD Deck可遇不可求,找到也有一定風險,始終是二手機,只有輕嘆生不逢時。再者,有了MD Deck,又要線材配搭上下功夫,又需要一部純播放機外出用,加上定期維修,精神和金錢的花費實在驚人,這樣龐大的花費卻只為了一個星期五個小時的享受, 對我來說並不化算。退而求其次,HiMD錄PCM又如何呢?老實講,NH1錄播PCM的效果並沒有太大驚喜。再者我聽歌的習慣是一整張一整張專輯的聽,但 用PCM格式的話,一張RXG Pro跟本裝不下一整張專輯,只有選擇1GB HiMD,但1GB HiMD的質素實在比不上RXG Pro,而且1GB的容量認真雞肋,一般唱片的長度大概僅需500多至700多MB,偏偏一張1GB HiMD既容不下兩張專輯,放一張專輯又太浪費了。另外,刻錄了的MD,一般不會把它格式化再使用,因此購買碟片將是定期花費,除非以後不再買唱片,但近 $50一張的售價實在不便宜。因此,我決定凍結發展MD,但還會繼續使用,大家不用等我的二手貨了。

展望未來
HDD Player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。電子產品正處於整合階段,PDA的末落,DC銷售額的降低,反而流動電話業務蒸蒸日上,HDD Player/MP3 Player會否被來勢洶洶的手機吞噬,還是步向專業化,像DSLR一樣?答案還是未知之數。當推出Toshiba gigabeat X系擁有強大的多媒體功能,卻不忘推出更著重音質的S系,看來高音質的HDD Player還有市場價值的,我也期望這樣的發展模式。

MD Player又如何呢?MD的地位異常尷尬,音質比不上DISCMAN,便攜性比不上HDD Player/MP3 Player,多媒體功能欠奉,但錄製MD的樂趣是其他隨身聽無法比擬的。消失是不可能的,看RH1大賣就知道MD的支持者還有很多很多的,但可能會萎縮 成LP一類的小眾玩意,大家應該同意吧。

 
posted by Sam.M Research at 星期一, 7月 24, 2006 | Permalink | 0 comments
MD人的HDD Player –Kenwood HD20A7 (評論篇)

前言
一直都不敢投資過多於隨身系統上,一來不敢對隨身聽有過高要求,二來我在街上聽音樂的時間不長,一星期不到五小時,我情願花多點心思在室內系統。因此,我 的隨身器材只屬於中低階,簡便為重,更別談手提耳擴。在購入HD20A7之前,我常用的隨身聽為iPod四代與SONY初代HiMD NH1。iPod裝的都是WAV,之前不大講究,用iTunes rip就算了,個多月前才開始用EAC的Secure mode。至於NH1,錄音方面,訊源為Marantz SA8400,光纖是VDH The Optocoupler MK II;碟片方面,SP/HiSP mode用TDK RXG Pro,PCM mode用SONY 1GB HiMD;播放方面,用回NH1就是了。耳機方面,現在主要用幾個月前購入的ER4P。先告訴大家,好讓大家了解我的水準就是如此,明白我的評述不過是片 面之言而已。

Kenwood HD20A7的聲音特質
HD20A7沒有短片播放功能,沒有圖片閱覽功能,沒有內建遊戲…以現代眼光看來,似乎有點不合時宜;但從另一角度看來,每一分每一毫都花 在聲音上,似乎花得更有價值呢。現在就談談HD20A7的聲音特質,分別與iPod 4th Gen與HiMD NH1進行比較。

1. HDD之戰–iPod與HD20A7
某程度上,我覺得HD20A7的取向與iPod有點相似,兩者同樣走清淡路線,三頻量感分佈也很接近,但HD20A7的聲音比 iPod更細緻,標準的日系作風。推力方面,不要小看6mW,推起ER4P來絕不弱於iPod(不代表能完全發揮ER4P。),再次證明數據不是完全可靠 的。在聲音密度方面,HD20A7明顯比iPod高,聲音很實在,很有真實感。相比起來,iPod的聲音比較鬆散,不夠重量。在透明感方面,HD20A7 比iPod通透,iPod的聲音像是蒙上一層霧一樣,雖然柔軟,但帶點模糊。相反地,HD20A7的聲音清徹得多,沒了iPod那份柔和,但不會過份耀 眼,算是取了個平衡。在動態對比方面,HD20A7雖然沒有刻意強調低頻,但聲音依然強而有力,富速度感,聽起J-pop來比iPod多一份躍動感。 HD20A7的聲音很有質感,很有立體感,人聲很中性,iPod的聲音卻比較平面,比較鬆散不凝聚。分析力方面,HD20A7也略勝一籌,細節豐富, iPod則有點遜色。說著說著,在HD20A7面前,iPod一無是處似的,其實不然。HD20A7的底噪比iPod多,連iPod的底噪也接受不到的朋 友,可以不用考慮HD20A7了。各位喜歡iPod音色的朋友,除非底噪問題,否則不妨考慮以HD20A7或HD30A9作為升級目標。

2. 日系對決–NH1與HD20A7
對岸有MD用家讚揚HD20A7/HD30A9音質直迫MD。在我聽來HD20A7的音質的確「直迫」我的NH1,但還有一小段距離。 HD20A7與NH1的取向有點出入,雖然同樣走清淡路線,但HD20A7的高音比較亮麗,NH1的中音卻比較豐潤。聲音密度方面,NH1與HD20A7 表現不相上下,NH1比HD20A7稍微沉實一點,比HD20A7多了一份透明感,聲音更透徹更自然。在動態對比方面,NH1的起伏強烈,聲音富有生命 力。個人覺得這是MD一直以來最大的優點,HD20A7在這方面明顯比NH1遜色。NH1的結像力比HD20A7稍微高一點,其實HD20A7已經做得不 錯了,但NH1的成像還是比HD20A7更立體,更有真實感。分析力方面,NH1信息量豐富,細節比HD20A7更多,而且不會有強調細節的感覺,聲音線 條依然圓滑。三頻分佈方面,先前談過,兩者的取向有些小的差別。HD20A7的高音清亮,有清甜的感覺,NH1的高音卻顯得有點生硬。中頻方面,NH1比 HD20A7飽滿,HD20A7則比較瘦削,也是為何HD20A7聽起來總是那麼纖巧幼細。低頻方面,NH1的量感稍微厚一點,下潛也比HD20A7深一 點,但差別不算大。總的來說,HD20A7還未能完全擊敗NH1,由其是低噪問題,但音質上的差距已經很小了。面對不斷發展的HDD,HiMD音質上的優 勢還能保持多久呢?RH1標誌著HiMD的中興,中興後又會是什麼呢?

測試機種資料:
Kenwood HD20A7
抓取程式:EAC secure mode
檔案格式:WAV

4th iPod 20GB
抓取程式:EAC secure mode
檔案格式:WAV

SONY HiMD NH1
錄音設備:Marantz SA8400 > VDH The Optocoupler MK II > HiMD 1GB
檔案格式:PCM

測試用耳機:ER4P,ATH-A1000
測試用唱片:王靖雯"天空";、綾戸智絵"Time"、玉置浩二"ワインレッドの心"(全為日版唱片)


Kenwood HD20A7的缺點
HD20A7最大的缺點,大概就是它那沒人性的同步軟件Kenwood Media Application吧。雖然說可以用window media player,但據說用window media player傳送WAV檔HD20A7是不懂分類的,所以不敢嘗試。Kenwood Media Application本身沒有轉換格式的能力,就是說必需依賴其他軟件把CD轉換成音訊檔,才可透過Kenwood Media Application把檔案傳送至HD20A7。把WAV檔匯入會直接傳送至HD20A7,不會佔用電腦HDD任何空間,本來是個不錯的設計。但 Kenwood Media Application的編輯資料功能實在太不便利,又沒有連接至CDDB的功能,歌曲的資料必需單靠人手逐首逐首輸入,Kenwood Media Application又不能集體修改資料。這樣有趣的軟件,不知大家能否接受呢?

其次是低噪的問題,再來就是功能方面的問題。基本上HD20A7什麼都不懂,只會唱歌。比HD20A7便宜Yen3000的Toshiba S30,容量多10GB,可以播短片播相片,比HD30A9便宜Yen3000的Toshiba S60,容量多一倍(30GB!),除播短片播相片外,再加收音機功能。當然,如果您和我一樣,只需一部可以聽歌的機器,又想有不錯的音質,這些缺點是可 以不理的。還有一個缺點,就是HD20A7原則上不支援中文顯示,所以有些漢字會不能顯示,聽中文歌為主的朋友就不用考慮了。

結語
在音質上,HD20A7已經達到我心目中的要求了,現在用HD20A7加ER4P應該可以享受一陣子吧。在街上,我以聽節奏感重的J-Pop為 主,這個組合基本上可以滿足到我了。但對某些人來說,低音可能不夠澎湃,始終每個人要求不同,耳聽為實。那個搞笑software…算了, 可以在繁體中文XP上執行已經大有進步了,還記得以前在東京買的Net MD N920,那個sonicstage竟然不能安裝在繁體中文XP上!


 
posted by Sam.M Research at 星期一, 7月 24, 2006 | Permalink | 0 comments